前言
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表明,振动时效是一种介于自然时效和热时效两者之间的时效方法,经过一年自然时效的工件,残余应力仅下降2-10% ,但是却较大地提高了工件的松弛刚度。因而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好,然而因时间较长,一般不采用。热时效通常认为可以消除残余应力为70-80%,我国若干厂家热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统计说明,实际生产中,热时效消除残余应力为20-60%,而且能耗大、成本高,振动时效可以消除残余应力20-50%,比热时效低,但比自然时效高,主要是降低残余应力峰值;它和自然时效一样,能提高工件的松弛刚度,而热时效能则工件的松弛刚度下降。因而振动时效工件的尺寸稳定性与热时效工件相当。此外,振动时效还具有投资小,生产周期短,节约能源,降低成本等优点。
我公司从1981年开始采用振动时效,对电动机、发电机的焊接结构件进行时效处理。十余年的实践证明,振动时效处理后的电机结构件能满足尺寸稳定性要求,未出现影响电机安装和使用的情况,我们曾经用盲孔法对1250KW柴油发电机机座和端盖进行振前、振后残余应力测试,测试结果表明机座和端盖的残余应力降幅的平均值分别为33.2% 、34.3%。由于我公司产品结构调整,水轮机结构件的外形尺寸越来越大,加工周期越来越短,为满足生产需要。我们对某型水轮机座环进行了振动时效工艺试验和振前、振后残余应力测试。
2、振动时效工艺过程:
2.1振动时效设备:
1)控制箱:SSIN100A型
2)激振器:功率2.2KW,最大激振力35KN,最高转速8000转/分
2.2工件支撑位置和激振器装夹位置:工件上环朝下、下环朝上水平放置于专用支撑垫上,对座环共振三次,第1次激振器装夹在上环,第2、3次振动在下环。
3、应力测试点位置:
本次应力测试采用磁测法,分别检测振动时效前、后的应变电流变化,根据应力测试的要求,测试点均选在座环上焊缝的焊趾处,分7个区(每个区测2个点),共选取14个测点。
振前、振后应变电流:
测点 序号 |
振前电流值(mA) | 振后电流值(mA) | ||||
I0 | I0 | I0 | I0 | I0 | I0 | |
1 | -0.64 | 0.08 | 0.79 | -4.84 | -2.85 | -4.5 |
2 | -2.64 | -3.36 | -2.64 | -4.6 | -4.57 | -5.87 |
3 | -3.80 | -3.87 | 7.87 | -3.3 | -2.6 | -2.9 |
4 | -4.65 | -3.24 | -2.69 | -4.7 | -4.6 | -3.35 |
5 | -5.18 | -3.80 | -4.35 | -4.41 | -4.25 | -4.44 |
6 | -4.7 | -5.36 | -7.4 | -3.54 | -3.47 | -4.8 |
7 | -4.58 | -7.82 | -7.21 | -2.99 | -3.85 | -5.46 |
8 | -7.14 | -6.47 | -8.33 | -6.56 | -6.03 | -5.0 |
9 | 1.2 | 0.9 | -0.33 | 0.53 | 0.26 | 1.00 |
10 | 1.37 | 1.6 | -0.92 | 1.11 | 0.40 | 1.16 |
11 | -2.88 | -2.55 | -2.04 | -2.66 | -2.18 | -3.88 |
12 | -4.94 | -4.94 | -5.87 | -3.47 | -4.33 | -3.43 |
13 | -1.67 | -0.59 | -1.12 | -0.78 | -0.88 | -0.83 |
14 | -3.58 | -1.84 | -2.61 | -1.63 | -1.25 | -2.59 |